渤海油田首个“互联网+”探井数据库建成

作者:本站编辑     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 时间:2017-09-20     点击数:

9月13日,从渤海石油研究院获悉,辽东湾“互联网+”探井数据库设计完成并成功应用于新一轮井位审查、目标搜索等工作中。这是渤海油田探井数据库与互联网融合的首次突破,更是继辽东湾三维地震连片大数据之后,渤海油田的又一勘探“利器”,标志着渤海油气勘探开始步入探井“大数据”时代。

“互联网+”探井数据库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统筹与资源共享功能,通过对探井数据多方位整合与深层次挖掘,实现信息化的量变到数据化的质变,达到探井数据库管理服务高效化、精准化和开放化的目的。

辽东湾探区作为渤海油田的主力勘探油区,已先后钻探探井242口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探井资料,但数据繁多杂乱、老井数据严重缺失、新旧数据更替不及时等问题,却严重制约了勘探研究的进展。为此,2016年,辽东湾勘探室组织牵头,与储层地化等专业科室通力合作,历时一年多,最终设计并建设完成了辽东湾“互联网+”探井数据库。该数据库利用Res-Form软件的数据服务和网络工区两大模块,通过对辽东湾探区242口探井的录井、测井、测压取样等9类常用信息数据统筹整合,实现了“所有探井一键成图,所有信息一览无余”的效果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同时,该数据库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,打破了不同探区数据库间的壁垒,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,加强了不同科室的业务协同与合作,起到了取长补短、合作共赢的效果。

版权所有 © 西安石油大学校友工作与合作交流处    邮箱:hzfzc@xsyu.edu.cn   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    邮编:710065   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