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文博
作者: 来源:
时间:2025-03-18 点击数:
扎根西部钻探一线 淬炼青春担当本色
何文博,男,汉族,1998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202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海洋油气工程专业。现任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准东钻井公司XD70505钻井队队长,带领队伍承担新疆准噶尔盆地重点区块钻探任务。工作三年来,先后荣获中国石油集团青年文化作品大赛三等奖、西部钻探“优秀实习生”、“优秀工程师”、准东钻井公司“十大杰出青年”等多项荣誉,任职队长两年来,带领队伍连续两年获得油田公司“标杆钻井队”称号,用青春热血在祖国西部能源战线书写新时代石油人的奋斗篇章。

初心如磐:从“石油学子”到“天山铁军”的青春选择
2017年高考进入西安石油大学,母校“好学力行、自强不息”的校训,感召着一代代石油学子,这也一直激励着我要勤奋好学,身体力行。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,我担任了班级的班长,与本专业的同学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在校期间恰逢母校70周年庆典,回顾母校发展历程,听老教授们讲述共和国石油历程,观摩优秀校友们在石油岗位上绘画的新篇章,感悟着“铁人精神”的时代内涵,其中优秀学姐李一蕾的故事给我感触深刻,她是全国劳模,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特等劳模,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、劳动模范获得者,她演讲时那句“与其苦熬浪费生命,不如绽放燃烧青春,让所到之处盛开青春之花。”久久萦绕在我心中,进一步坚定了我投身石油事业的决心。到一线去!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
2021年我从一名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翻雪山、趟沙漠的石油钻井人,前路任重而道远,尽管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,但当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,才明白这条路的艰难。从钻井队最基层岗位干起,一步步克服环境,适应工作,刚参加工作,在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哈德区块轮岗实习,8、9月份的塔克拉玛干正值风沙季节,一场风沙就是半个月,昏天黑地不分昼夜,“饮风嚼沙”成了工作生活日常,风沙退去便是炎热的高温,跟着师傅们干活的时候,身上的衣服日常被汗渍层层浸染,这片荒芜的沙漠仿佛要把身体的每一丝水分吸走,当得知所钻的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的喜讯,内心泛出一声值得,大过万千不甘。同年12月轮岗实习的第二站到了北疆,隆冬季节,滴水成冰,最低零下40℃的天气,大雪掩面、寒风刺骨,赶上钻井队冬季搬家,跟着师傅们从雪山到戈壁滩,冻得跟钢板一样硬的工靴,踩在厚厚的积雪中,拆卸安装紧赶着一道道工序,当井架按期在雪海中立起,这个年轻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一线的经历,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一线石油钻井人的艰苦与勇毅,从毕业时为“逐梦”而向往,转化为因“经历”而坚守。

苦练本领:在戈壁磨砺青年的铁肩担当
2022年3月,我开始担任井队实习技术员,从简单的参数记录,掌握生产工序到处理工程复杂。虽然对工程复杂的处理仍有很大不足,但我时刻将《钻井手册》放在身边,并不断向井队书记、队长请教钻井工艺技术。刚干技术员不久,我们井队承钻的一口风险探井,二开钻遇地层垮塌严重,在提下钻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钻复杂现象,我便跟随队长和书记全程盯防记录,学习在复杂情况下怎样合理指导司钻操作。经过这次事故复杂处理,让我在后续的工作中,更加重视钻井参数、井下情况判断等方面的学习,更加重视与司钻岗位人员的协调配合。也深刻领悟到,技术不是单从书本上能学会的,只有不断的经历复杂工况深入实践,见多识广,不断的总结分析并加以应用实践,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。2023年刚开始任职队长在某作业井区5井平台施工过程期间,存在斜井段存在砂泥岩互层较为严重,通井期间频繁憋停顶驱,划眼困难,目的层井漏频发等诸多井下风险。井队处理复杂期间,我开始积极参与到施工参数研讨,大胆采用“新招”“巧治”地层“脾气”,各项指标不断创新高,整体提速31.1%,连续创区块9项纪录!在此期间总结编写论文、科技成果均获奖。从实习生到技术员,从工程师到钻井队长,我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职业生涯的“三级跳”,24岁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钻井队长之一。三年多来累计驻井作业700余天,连续三年井队年进尺超过2.5万米,带领队伍完成16口高难度探井、水平井施工,在新疆油田重点区块创出多项施工纪录。

薪火传承:做一线铁人精神的青年传播者
跨越天山南北,一线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,同时也亲身体会一线钻井人的辛苦坚守和精神追求。于是在实习工作之余,我开始去记录身边人,身边事,用文字去传递一线故事。提起笔写一线,才是对钻井生活更深刻的认识,一线不是只有艰苦的环境和繁杂的工作,更多的是老师傅退休时深情不舍的凝望、同事们处理复杂时夜以继日的铁人担当、新员工望着宣讲台优秀员工时对大好前程的展望,老同志的传承、同事们的担当、新员工的蜕变,这里才是故事真正的广袤沃土。因此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我也乐此不疲的肩负起井队的宣传工作,将身边的闪光亮点宣传出去。宣传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,不但能随时展现井队的成绩,还能起到鼓舞人心、用心向上的作用。不论是日常作业还是大型施工,那一幕幕紧张有序的作业场面,一个个挥汗如雨的现场员工,一张张生动活波的眼神表情,透过镜头,配合文字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,让细微之处的感动汇聚成当代钻井人的风貌,自身也在如此的乐此不疲中有了较大的提升。我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钻井故事,累计发表新闻作品150余篇,多篇报道在集团公司官网发表,诗歌作品获得集团公司青年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。经过基层的扎实锻炼和严格考核,以及得益于写作经验的积累,2023年、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公司“优秀通讯员”称号。
从“东土大唐”到天山脚下,以青春丈量祖国能源版图,用实干诠释新时代石油青年的责任担当。我觉得每一米进尺都是对初心的考验,每一口油井都是写给大地的“深刻情书”。未来,我将继续扎根西部带领着我们的铁军队伍,以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的赤子之心,在西部能源开发的最前沿,谱写着新时代石油青年的壮丽篇章。